在寸土寸金的北京,小户型卫生间的装修更需精打细算,而防水工程堪称 “隐形生命线”。一旦出现渗水漏水,不仅自家墙面会斑驳发霉,楼下邻居的天花板、墙体也可能遭殃,后续维修成本高不说,还容易引发邻里纠纷。因此,防水施工后的验收环节绝不能掉以轻心,掌握这些专业标准才能杜绝隐患!
一、防水材料:认准 “双达标”
首选涂膜类防水材料,这类材料柔韧性强、密封性好,尤其适合小户型卫生间的复杂边角。验收时务必核查两点:一是产品需符合 GB 18445-2012《屋面工程防水涂料》等国家标准,二是必须具备正规厂家出具的合格证、检测报告。劣质材料看似省钱,实则是埋在墙里的 “定时炸弹”。
二、基层处理:细节决定成败
防水施工的 “地基” 必须扎实。验收时要仔细检查基层表面:墙面地面需平整光滑,无裂缝、空鼓和起砂现象;用专业仪器测量含水率,通常要求低于 9%(可通过塑料薄膜覆盖测试:24 小时后薄膜无凝结水珠即为合格)。基层处理不到位,再好的防水材料也会 “白搭”。
三、防水层高度:按区域 “精准定制”
普通区域墙面防水层需从地面向上延伸 25cm,形成基础防护;而淋浴区因水花飞溅范围大,墙面防水层高度必须达到 1.8m 以上,相当于成年人身高的位置,才能有效阻挡水汽渗透。若卫生间有浴缸,浴缸周边 30cm 范围内的墙面也需做满防水。
四、基层衔接:杜绝 “空鼓陷阱”
水泥砂浆找平层与基层的贴合度是关键。验收时用小锤轻敲,若出现空鼓声则需返工;表面要平滑无裂缝,阴阳角需做成圆润的弧形 —— 直角容易积灰藏水,弧形设计能让防水层更好地包裹边角,减少渗漏风险。
五、涂膜质量:厚度与衔接双达标
涂膜防水层需均匀涂刷,厚度必须≥1.5mm(可用测厚仪检测),避免局部露底。施工接茬处要特别注意:搭接方向需顺着水流方向,搭接宽度≥10cm,就像给防水层 “系上安全带”,确保水流无法从缝隙渗透。
六、闭水试验:终极考核不能少
所有工序完成后,必须进行 24 小时蓄水试验:将卫生间门口封堵,蓄水深度达 2-3cm,标记水位线。24 小时后观察水位无明显下降,且楼下天花板、墙面无渗水痕迹,才算真正合格。若发现漏水,需立即排查修补,重新试验直至达标。
北京小户型卫生间的防水验收,本质是对材料质量、施工工艺和细节处理的全面把关。从材料合格证到蓄水试验,每一项标准都是多年装修经验的总结。严格按照这 6 大标准验收,才能让卫生间真正实现 “滴水不漏”,为日后生活免去渗水烦恼。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1714号
测试我家风格
预估我家工期
预估装修报价
1v1咨询设计师